看完之後我要說,茱迪‧皮考特妳江郎才盡了嗎?《事發的十九分鐘》那麼大的議題妳寫得很好,為什麼到了《換心》卻會變得如此破碎不堪呢?
書的前半段,是我在往台北的國光上讀的,我容易因一些細碎的小地方而感動。譬如說在監獄中的死刑犯假裝月亮是自己的寵物,仔細設想可以與一般自由生活互相比對而顯現出其中令人心碎之處。我喜歡這樣細膩的小地方。
到了書的後半段,我閱讀的速度越來越慢,對我而言,引用的聖經經文一開始是個驚喜,可以讓人細細體會咀嚼,但當作者開始探討天主教、猶太教、還有靈知派福音之間的歷史糾葛時,我突然不太了解,這本書的主旨到底是什麼?當然,作者不是想要傳教,也許是想要透過一些基本教義的探討,告訴我們生而為人所為何事,可是你也可以說,這本書的確是作者的福音書,想要說一些道理,關於信仰的道理。
很有野心。但是膽量不足。
主角薛‧布爾能為什麼不能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真正的殺人犯?上帝要救贖的就是罪人不是嗎?
還是說殺人犯就不值得得到救贖?我不是說殺人是好事,但對我而言,在這本小說中,薛‧布爾能所能引起的共鳴,因為他不是個「真正的殺人犯」而削弱了一大半。
另外,薛‧布爾能到底是個怎樣個性的人一直到故事結束我都不甚清楚。他應該是個有表達障礙、畏畏縮縮的人,可是常常我看到的是個講話很機伶,或甚至感覺有點文學氣息的人。而當茱迪‧皮考特抹煞掉前面種種神蹟之後,莫名在故事的最後再給了一個神蹟,我看了差點要撕掉這本書......如果不能像《綠色奇蹟》那樣徹頭徹尾地灑狗血,那就不要在前半段玩這招玩得那麼開心,到了後半段一一打破,卻又再結尾想給人一點感動。我沒有被感動的感覺,只有種「妳當我白痴嗎?」的氣憤。
而瑪姬是另一個受到作者寵愛的角色,這部書可能其實是瑪姬救贖日記, 因為這個案件讓瑪姬重拾對人生的熱忱、對自己的信仰,雖然我不懂為什麼她能夠得到這些好運。與幸運瑪姬相反的是邁克教士,他不知道薛‧布爾能到底是不是另一個彌賽亞,或者只是個妄想症患者,又或者,到故事最後還在懷疑薛‧布爾能是不是根本只是個騙子?
等待心臟的小女孩與母親更是被邊緣化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最後,我想茱迪‧皮考特到了該改變寫作模式的時候了。從《姊姊的守護者》開始到《換心》,作者都想要在結尾給讀者一個驚喜,譬如說大家都以為的兇手其實不是兇手,證人其實在說謊...之類的,但老實說,這些驚喜可能在你讀到第二章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我還是覺得《事發的十九分鐘》算是架構最完整且文字密實,情節鋪敘也很合情合理。爭議性議題處理起來畢竟有其困難性,也許不要太貪心,一次寫一個就好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