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dom Writers》,台灣翻成《街頭日記》。老實說我覺得這個翻譯有點爛,搞得好像是街頭霸王那種年青人打架的片子一樣。女主角是Hilary Swank(希拉蕊史旺),沒錯,看完《THE REAPING》之後有點迷上她。所以這片其實是看到DVD盒子上她的臉就直接租下來了。幸好這部片沒有讓我失望。
這部是改編自真人真事。背景是1994年左右的美國,因為1992年發生了洛杉磯大暴動,當時的美國處於嚴重的族群分裂動亂中。希拉蕊飾演的Erin Gru-well是一位菜鳥高中老師,她第一個要代的班級就是所謂的「族群融合實驗班」。可想而知會是非常辛苦又危險的工作。
班上有白人、黑人、拉丁裔、墨西哥人、韓國人、華人,在當時的動亂當中,學生甚至連出門上學都可能在半路中被無故射殺。也因為所謂的族群情節,「自己人」的觀念相當重,所以在學校中小團體一簇簇地非常明顯,不小心誤入其他團體的地盤是有可能惹來殺身之禍的。
在這樣彼此猜忌與仇恨的情況下,學生到學校上課變成可有可無(又危險)的事。這麼一來我不禁想到日本的《極道鮮師》之類的相似劇情。雖然說是時代背景使然,但level實在差太多了。了解這樣的故事之後不禁會覺得那些日本的不良少年真的有夠天真!當然就連老師收服學生的方式也變得過度膚淺又荒唐。
回到主題。Erin要帶領一個起碼有五種族群的班級,這五種族群彼此仇恨、防衛著對方。他們在校園中互毆,更糟糕的是連學校都放棄這班孩子,「反正給他們書也只會被他們毀損」,所以Erin的工作只要不讓他們鬧事就好。
滿懷理想的Erin當然不可能乖乖聽從學校的指示,為了消除學生們的族群仇視,她帶他們去參觀希特勒大屠殺的博物館,自己出錢買全新的《安妮日記》給他們,請全班學生吃飯、請大屠殺倖存的生還者演講、發給每個人一本本子讓他們寫日記。
Erin不站在「教導」的角度,而是「傾聽」的角度,她慢慢看見張牙舞爪防禦著自己的孩子背後真正的故事。學生們也看見這位老師的用心,從大屠殺的教訓與現實生活的比對中,他們看見彼此的相同點,知道族群輕視的可笑,開始發自內心地去接納彼此。
最後他們把全班的日記集結成書出版,書名就叫《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後來也成立了Freedom Writers的組織,讓更多高中生學習他們的典範。
這群學生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尤其電影中使用的是真實的內容,所以可以活生生地看見當時的學生是如何在那樣血腥暴力的社會中求取生存。
Erin因為過度關心學生最後和丈夫離婚,我覺得這點很真實。因為現實生活中真的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完全了解你的理想並且支持的人。
看完後覺得台灣真是一個好地方。(?!)最起碼我們這裡不易取得槍枝...只是台灣自己的族群分裂情節一講起來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因為那根本就不是我們自己很明顯地可以意識到的東西,許多許多都是媒體與政治人物所炒作起來的而已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