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Jodi Picoult(朱迪‧皮考特)

More about 姊姊的守護者
More about 事發的19分鐘
More about 第十層地獄

從《My Sister's Keeper》(姊姊的守護者)開始,朱迪‧皮考特的書著實讓我流了不少淚;而《Nineteen Minutes》(事發的十九分鐘)則搭上了大學槍殺事件,到最近的一本《The Tenth Circle》(第十層地獄)探討強暴事件。


看得出朱迪‧皮考特很喜歡引人爭議的話題,而她也確實成功地引起人的好奇心,讓人可以捧起她厚重的書本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因為生物科技的發達,《姊姊的守護者》的故事現在也已然成真,因此這本書更能讓人深度地去思考關於「身體使用權」的問題。如此有道德、人性爭議的議題讓朱迪‧皮考特順利成名。

《事發的十九分鐘》嘗試不只從被害人的角度,還以殺人兇手、校園學生、朋友之間的視野,一層一層地去仔細推敲殺人的動機為何;這樣可怕的暴行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長年累月的累積後點燃殺人怒火的柴糧。《事發的十九分鐘》厚達五百多頁,也許不像《姊》如此賺人熱淚,但也有許多令人鼻酸之處。個人認為《事》一書更有張力,並且涉及的範圍更廣大。

《第十層地獄》與《事》一書較為相像,可是在故事轉折上卻差了一大截。作者要同時剖析強暴、自殘、校園、青少年、外遇...等議題,她很努力把所有事情攏在一塊,結果每個區塊都變得瑣碎不堪,頗有隔靴搔癢之感。

三本作品看下來漸漸看出一點端倪,朱迪‧皮考特的文筆相當綿密,《姊》和《事》兩本更是明顯,雖然只圍繞一個議題打轉,但用很細密的文字編織整個架構,因此能夠抽絲剝繭、層層推敲地讓讀者明白主角的心情和思考方式;《第》書應是想要將內容擴大,可惜每個問題之間的連結不夠縝密,到最後張力不夠,沒辦法讓人感動。

所以我還是喜歡《事發的十九分鐘》,用很細膩的文字一路寫下來,其實是個擴及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問題,但朱迪‧皮考特處理得很簡潔而有力。

不過再重新檢視一次不難發現,朱迪‧皮考特喜歡以一個「家庭」為單位出發,這三本作品都圍繞父母、孩子以及愛情(這裡不單指男女之間的愛情)。從孩子的房間、餐桌上的玉米片、再到校園中的置物櫃,光是這些熟悉的場景就可以說出那麼精采的故事,若是可以跨出這些地方,想必能夠寫出更引人入勝的作品。

*其實朱迪‧皮考特的作品不止有三本,但中譯本目前就這三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