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我斷斷續續地看了好幾天才好不容易看完,完全不像書評所說:「警告:別在晚餐或約會前看本書,你會無法停下來。」
涉及到一些人類史上重大發明的小說或電影,常常好像按照同一套公式一般:主角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況下得到這個發明→主角被追殺→主角威能大開→主角為了保護全人類而忍痛把這個大發明毀掉→主角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讓主角不要太威,大部份都會讓主角有很專業的知識,所以主角可以有驚無險又順理成章地解決所有難題。
譬如說記憶裂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還有之前也寫過的《時光閃電》,不過《時光閃電》的結局並不在這個公式中,反而值得讚賞。
扯遠了。
總之《最後理論》是依照我第二段所說的公式在走的一本小說。雖然說對我來講,這種需要一點推理的小說,「推理」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但這本在對人物的描寫手法上也並不出色。
男主角大衛描寫得不清楚,倒是女主角的專業和強悍的個性讓人印象深刻,一開頭就出現的反派殺手「賽門」,在某些心理的描寫還比男主角要更細膩,而許多配角的心理轉折也是很突然的。
整個故事看下來我只有一個想法:這男主角真是個好狗運的人。他雖然算有點倒楣地突然被拖進這個事件,但也總是很幸運地逃過殺手和美國政府的追殺。明明殺手和FBI都全副武裝,可就是打不到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主角,連殺手最後的死法都很弱...
好幾次我停下來的部分都是因為男主角又莫名地逃過一劫,很強的殺手又莫名地吃鱉。搞屁啊!這個主角一直放大絕又放得很莫名。偶而會有幾次我真的覺得主角死掉這部小說會比較有看頭...
這本竟然會和《達文西密碼》、《第十三個故事》、《偷書賊》相提並論,這真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而無法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